马王堆汉墓完成考古发掘五十周年!谈谈马王堆医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价值
时间:2024-08-12 来源:中国中药协会中医药适宜技术专业委员会 点击:129
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发掘是20世纪世界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墓中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尤其是医学典籍,为人们揭秘了西汉时期高超的医学成就与独特的生活风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今天的马王堆医学备受世人关注。
值此马王堆汉墓完成考古发掘五十周年之际,我们秉持高度的历史自觉与文化自信对马王堆医学展开深入研究,旨在尊古传智、焕发生机,努力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和贯通,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力量,为人类文明增创辉煌。
马王堆医学的历史文献价值
马王堆医学文献的出土,对中国古代医学乃至世界医学史的研究都具有重大意义。
见证了我国古代医学的悠久历史
经考证,马王堆墓葬时间确定为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由此断定,马王堆医书的成书定早于这一时间节点。据分析,其成书年代大致可追溯到西汉初期甚至是更早的先秦时期。鉴于医书既没有传世文献屡经传抄刊刻造成的讹误,更没有后人有意增删改写之弊,故比传世文献更真实可靠。因此,马王堆医学为研究我国周、秦及西汉时期医学发展的历史与规律提供了难得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这些医学文献进行系统整理,人们可以清晰了解中国古代医学发展的脉络。
填补了我国古代医学史诸多空白
作为实物证据,马王堆医书与相关文物(如中草药、香囊、药枕及熏炉等)相互印证,力证了中国古代医学理论并非凭空臆造,而是有着深厚实践基础和悠久历史传承。其中的古代经脉理论、诊断学、病理学及临床学、医疗手段、养生学和其他(医药文化资源),为充实、改写汉代以前的医学史奠定了基础。其中,《五十二病方》的出土填补了《黄帝内经》之前我国未有临床医学著作的空白;《阴阳十一脉灸经》(甲、乙本)和《足臂十一脉灸经》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经络学说和灸治法医学文献,此三本书构成了“马王堆十一脉灸经”体系。无论是篇章结构,还是经脉名称、循行路线等,均与《灵枢·经脉》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展示了我国古代医学的精华
马王堆医书不仅涵盖了丰富的药物知识、治疗方法和养生理念,还深刻揭示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初步形成与发展脉络,对中医药学的传承创新具有深远影响。《五十二病方》中详细记载了内服汤药、外治法(如敷贴法、烟熏、蒸气熏法等)以及针灸疗法等丰富多样的医学治疗手段与方剂资源,展示了古代医学在疾病治疗上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此外,医书中的不少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都被后世医学继承发展,甚至在中国及世界医药史上占据了首次发现和发明的突出位置,为人类医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马王堆医学的文化价值
马王堆医学不仅记录了我国古代医家的医疗实践经验和理论思考,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科技、文化、哲学等多方面信息,是西汉文明的缩影,承载着宏大的时代故事,镌刻着中华文化基因,是了解我国古代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的窗口。
中华文明的瑰宝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书及相关文物包括中草药、香囊、药枕、熏炉等,不仅反映了古代医学的实用性和普及性,还揭示了古代医学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凸显出马王堆医学文化具备深刻的天人相应认识。这是中华民族早期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文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高度统一,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
地域文化的生动典型
马王堆医学发端于楚国时期的长沙。水乡泽国和鱼稻之地造就了马王堆医学独特的重阴养生思想,充分呈现了我国“文景盛世”时期楚地健康养生文化的真相,展现了一个极为难得而生动的地域文化典型,为中华文化研究提供了新资料,注入了新活力。
此外,通过系统整理和研究还可以发现,马王堆医学杂糅了先秦道家、儒家等修身养生思想,这些思想协同具体的养生方法一起综合发展,共同促进了马王堆医学的繁荣。
“文化自信”的驱动力
马王堆医学文化承载着优秀的中医文化与中华文化价值。通过对马王堆医学文化的研究和传播,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从而推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和交流互鉴。
马王堆医学的学术价值
马王堆医学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不仅因为它有现存最早的医学文献,更因为在中医理论、临床实践、药物学、养生学等多个领域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构建了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雏形
关于阴阳五行学说。《十问》强调用阴阳学说解释宇宙间的自然规律,提出“尔察天地之情,阴阳为正,万物失之而不继,得之而赢。食阴拟阳,稽于神明”;“马王堆十一脉灸经”和《五十二病方》记载了“太阴”“太阳”等脉名;《却谷食气》和《导引图》将阴、阳二词用于各种有益及有害空气的命名;《养生方》则提出了“合阴阳”的养生法则……说明在马王堆古医书中,阴阳学说已经有所体现。同时,在个别成书较晚的马王堆医书中,能看到和五行学说在医学领域充分结合的事例。如《十问》中的“五声”“五味”“五音”及“五脏”“六腑”等,都是构筑在五行学说基础之上的产物。
关于精气神学说。虽然马王堆医书中尚未形成完整的精气神系统理论,但各篇都涉及了“精”“气”“神”,其中以《十问》的论述最为系统。《十问》载“天地之至精,生于无征,长于无形,成于无体。得者寿长,失者夭死”;《养生方》曰“有气则产,无气则死”;《十问》云“上察于天,下播于地,能者必神,故能形解”……充分表明了马王堆医学对精、气、神的高度重视。这一智慧承载了中华民族对生命和身心健康的深刻理解,为后世精气神学说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于经络脏腑学说。马王堆医书中已经形成了经络学的早期形态。“马王堆十一脉灸经”记载了人全身的11条脉名,但其循行路线及所主病候等较《灵枢·经脉》十二经脉循行、主病记述而言,甚为粗略。而脏腑学说在当时则处于较低级阶段。虽然《五十二病方》中提到了“心”“肾”“胆”等,但其中的“肾”纯指外肾,即阴囊与睾丸,与五脏的“肾”无关;“马王堆十一脉灸经”及《导引图》中可见“脾”,但乃“髀”之假字,与五脏名称亦无关。直至成书较晚的《十问》才明确记载“五脏”“六腑”二称。据此可证马王堆医书较《黄帝内经》成书更早。
积累了丰富的中医诊疗经验
关于疾病名称的认识。马王堆古医书所记载的疾病名称主要见于“马王堆十一脉灸经”和《五十二病方》。其中,《五十二病方》记载的病名现存的有103个,所治包括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疾病,尤以外科疾病所占比重为大。譬如,书中有“癫疾”“伤痉”“伤而痉”等内科病症名称;有“诸伤”,包括“金伤”“刃伤”“血出”等外伤名称;还有“婴儿病痫”“魆”等小儿病……表明马王堆医书是已知古医学文献中最早出现病名的。
关于疾病的诊断。马王堆医书中虽尚无望、闻、问、切四诊之名,但从其记述的临床证候来看,四种诊法均有应用。《五十二病方》中的“牡高肤,牝有孔”是望诊;《阴阳十一脉灸经》的“喝喝如喘”是闻诊;《脉法》乙本通过盈与虚、滑与涩、静与动这六种三组脉象的对比来判断疾病的方法,是关于切诊的专门论述。此外,《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还总结出了“十一脉辨证法”,这是我国最古老的辨证方法。后代的多种临床辨证法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关于疾病的治疗。在《五十二病方》中,记载了包括内服汤药、外治法(如敷贴法、烟熏、蒸气熏法等)、针灸疗法和巫术祝由法(此乃原始医学的产物)等在内的大量疾病治疗方法,充分展示了我国古代医学在治疗手段上的多样性和灵活性。“马王堆十一脉灸经”和《五十二病方》中记载有灸法,《脉法》和《五十二病方》中可见砭石疗法,此乃针法熨法的前身。值得一提的是,在马王堆医书中未见针法,或可表明医书是在针法尚未被广泛应用时撰写的,从侧面反映出针法是在砭石疗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推动了药物学、方剂学的发展
关于药物学。在马王堆医书中虽未发现药物学专著,但从记载的医方中可以发现其药物学成就非常突出,光是药物品种名数就高达406种,其中有接近一半未见于《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
关于方剂学。《五十二病方》中保存了远古时期流传下来的若干医方,现存可考的达283个。书中记载的“冶白蔹、黄芪、芍药、桂、姜、椒、茱萸,凡七物,疽倍白蔹,肉疽倍黄芪,肾疽倍芍药,其余各一,并以三指大撮一入杯酒中,日五六饮之”即是早期的典型处方。《养生方》和《杂疗方》中记述了利用复方进行加工制造药酒剂型,也是方剂学的重要成就。
开创了中医养生理念之先河
马王堆医书中蕴含着丰富的养生理念,为研究古代养生学和养生文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于饮食养生。《十问》开篇即提出:“食阴(拟)阳,稽于神明。”《十问》提出:“君必食阴以为当(常),助以柏实盛良,饮走兽泉英。”《五十二病方》提出,很多疾病可“以食治之”或“以食养之”。在饮食过程中,要调配五味、合理烹制,这与之后《黄帝内经》的“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膳食配制原则有异曲同工之美。
关于房室养生。《养生方》《十问》《合阴阳》和《天下至道谈》等均视房中养生为“天下至道”,提出在房事养生中,一是交合有则、二是以静为强、三是行房有度。《天下至道谈》认为,“不能用八益、去七孙(损)”。
关于养气安神养生。《十问》曰“坡(彼)有央(殃),必其阴精漏泄,百脉宛废,喜怒不时,不明大道,生气去之”;提出“君若欲寿,则顺察天地之道……得者寿长,失者夭死。故善治气槫(抟)精者,以无征为积,精神泉益(溢),翕(吸)甘潞(露)以为积,饮榣(瑶)泉灵尊以为经,去恶好俗,神乃溜刑”,认为养气安神乃养生的最高境界。
关于导引养生。马王堆《导引图》是我国目前出土文物中历史最早的关于医疗保健体操的记载。“导气令和、引体令柔”,意即古人讲究动、意、静结合,动以练形、意以调息、静以养神,通过对人体形、气、神进行锻炼和调控使之三位一体,从而达到生命的良好状态。
此外,马王堆医书还为古文字学和历史文献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因此,对学术界而言,研究马王堆医学不仅是造福黎民万众的需要,更是学术传承的必然要求。
马王堆医学的应用价值
马王堆医学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服务人类健康、造福当代社会两个方面。
擦亮马王堆金字招牌,打造马王堆医学文化品牌
马王堆中医药文化遗产有着深厚的中医药文化背景和应用价值,将马王堆医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增设马王堆中医药文化讲堂,在线上建立马王堆医学网站,或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大力宣传,扩大马王堆医学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以此提高马王堆中医药文化价值,传承马王堆医学精华,实现马王堆医学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挖掘马王堆医学宝库,提升中医药临床应用水平
一是深入挖掘马王堆医学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为现代医学在疾病诊断、治疗方案的制定等方面提供重要参考,实现传统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发展。二是系统传承马王堆诊疗技术,包括经典方剂的临床应用和针灸疗法的创新发展等。三是广泛推广马王堆养生理念方法。重点研究医书中对现代人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指导和借鉴的养生保健理念和方法等。
利用马王堆品牌优势,推进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
一是加强马王堆医学文化与大健康产业的产学研合作,推动医学研究成果向产业转化。通过深入研究医书中关于药物和方剂的记载,经现代科学技术分析和药理研究验证等,培育更多中药产品和养生保健产品。二是打造马王堆医药工业产业园,依托园区政策倾斜和影响力,形成中医药产业集群。三是开展中医体质辨识、健康风险评估等健康管理服务,促进健康管理与服务创新。
丰富马王堆医学文化内涵,助力文旅康养产业发展
一是挖掘马王堆医学蕴含的丰富创意元素,通过开发系列文创产品和创新“互联网+”中医医疗服务模式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二是发展文旅康养融合产业。打造马王堆中医药特色园区、文创街区、旅游度假区等综合体,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牌和产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