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津市人民政府发布《天津市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从4个方面提出21条深化医改重要举措,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和基层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规划。
村医“转正”
卫生室执业有变
《意见》明确,加快建设紧密型区域医共体,实行县乡一体化管理,并按照国家有关人员编制标准,推动落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标准,建立动态核增机制。
支持医疗联合体内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分别核定、统筹使用,人员统一招聘和管理,落实《天津市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统筹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
同时强化基层网底建设,《意见》提出,在以全科医生为核心的全科诊疗服务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特色专科医疗服务,打造基层慢病管理中心。
深化大医院帮扶基层机构项目内涵,持续推进镇村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优化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设置,丰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涵,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
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和基层卫生适宜人才能力提升培训。开展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激励乡村医生参加学历教育、考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
在岗村医
可以提升学历了!
近年来,为响应国家发展壮大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的政策目标,多地均加强基层医生人才培养和引进。
为帮助基层医生提升学历以及执业资格,各省市也是动作不断。
浙江省: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出台《浙江省万名基层医生进修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计划从今年开始,通过3年时间,组织全省1万名以上基层医务人员参加进修(简称“万医进修”)。形成一批主要依托县域医共体(城市医联体、医疗集团)、适应基层特点、常态高效的学习共同体,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切实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湖北省:
据湖北省卫健委基层卫生健康处处长张全红介绍,湖北正采取成人高等教育、全日制脱产学习等方式大力推进乡村医生在岗学历提升工作,村医获得的本专科毕业证书可作为今后晋级、晋职、各医疗卫生单位入编考试或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依据。
据了解,2025年前,湖北将免费定向培养大学生乡村医生4490名,在岗村医学历提升3114人,上级机构派驻巡诊1833人,面向社会招聘700人。
为鼓励大家报考“大学生村医”,湖北省不仅放开了10000名事业编,让每个村都有1至2名大学生村医,还对参加学习的村医发放10000~13000元/年的生活补助。
吉林省:
与此同时,吉林省也启动了“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计划,专门面向全体在岗村医展开学历提升。如村卫生室没有年轻村医报名,55岁以上的村医也能直接参加。
吉林省规定,免除考生报名费、考试费,并免予文化素质考试,好让村医专攻技术。在校期间,还可按规定享受奖助学金和免学费政策。村卫生室的工作按照上级下派、邻村代管等模式进行接续。
从政策来看,各省都在鼓励村医提升学历、考取资格证书,村医持证上岗逐渐成为趋势。
村医队伍开始摆脱“学历低”、“资质低”等标签,正在走向正规化、专业化。
因此,村医的职业上升途径和发展方向,应该得到新的规划。
未来乡村医生的
三大发展路径
01 全科
全科医生是基层医疗机构的一大热门岗位,政策扶植力度很大。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司司长许树强表示,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加大对全科医生为主体的基层人才培养力度,并改善其薪酬待遇。
自2018年以来,每年都有5000名左右经过“5+3”培训合格的全科医生充实到农村基层工作。
针对村卫生室,2018年起,国家卫健委面向村级医务人员增设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目前已有15.4万人取得相应资格。
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村医136.7万人,执业(助理)医师和持乡村医生证的人员114.1万人。
在基层,村医平时负责的工作包罗万象,各种各样的病都需要会防会治,实际上他们承担的就是全科医生的角色。
因此,提前通过考试、转岗培训等方式成为全科医师,就能尽早享受国家提供的福利待遇,也有机会早日升职调入乡镇卫生院的全科岗位。
02 中医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基层中医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村卫生室积极作用。
国家要求,将疗效确切、体现中医特色优势的中医适宜技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提升基层中医的诊疗收入。
中医药可以说是很多村医的“老本行”。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要求,未来100%村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中医类别医师或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乡村医生或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
可以说,中医药不仅是村医获得营收的重要途径,未来还将成为村卫生室岗位的一项必备技能。不会中医药的乡村医生,可能将无法独自经营一个村卫生室。
为了提升村医的中医药诊治水平,国家加强对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培训。
同时,建设了1432个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将近3000名乡村医生纳入传承工作室继承人。
03 公卫
公卫是很多基层医生必须要完成的任务。目前来看,基层的公卫人才队伍仍然比较稀缺。
各地正积极出台政策,补齐公共卫生人员短板,并通过开展巡诊派驻服务,为没有医疗卫生机构覆盖的地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国家要求还明确,乡镇卫生院应必须配备公共卫生医师。
这意味着,公卫人才也在走向专门化,在公卫方面做得比较得心应手的村医,也可以考虑转岗为卫生院专门的公卫医师。
国家每年的公卫经费都在涨,而公卫医师的待遇也同样在水涨船高。
国家给出的这几个发展方向与村医平时的工作非常接近,对于广大乡村医生来说,并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
显然,村医仍然是基层医疗的中流砥柱,在立足本职工作的同时,还需要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拓展更多的业务方向,未来乡村医生的发展前途将会越来越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