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行业新闻

包教、包会、包用、包效!专家下沉基层教学,20项中医特色疗法“燎原”齐鲁大地

时间:2025-02-28  来源:中国中药协会中医药适宜技术专业委员会  点击:28

2024年,山东省卫生健康委遴选临床疗效突出、 易教易学的中医药特色疗法在全省推广, 专家下沉基层 “包教、包会、包用、包效”, 受惠群众近30万人次——


2024年,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在全省启动中医药特色疗法基层培训推广活动。遴选20项临床疗效突出、易教易学的中医药特色疗法,创新“包教、包会、包用、包效“四包”工作法,集中开展线上线下培训,组织专家下沉基层成立传承工作室、学员跟诊等多种方式培训推广,做到有体系、有平台、有团队、有激励。这场以服务为先、传承为桥、惠民为本的行动,让中医药的“星星之火”在齐鲁大地渐成燎原之势。

服务为先:特色疗法送到“家门口”

1月10日下午,开诊时间刚到,赵阿姨便到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中医医院等候就诊。“我心脏不舒服,一直找吴主任看,只要她给我扎上针治疗,就感觉轻快。”赵阿姨口中的“吴主任”,是山东省名中医、山东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吴波,此次作为颊针疗法的项目负责人到平阴县现场授课、临床带教。


吴波示范带教。


“进针的角度非常重要。”“可以这样调针。”授课结束后,吴波一边给患者治疗,一边示范带教。患股骨头病变的王先生拄双拐来到现场求诊,经吴波使用颊针治疗后,王先生当场不用拄拐便能正常走路。“颊针太厉害了!我一定要继续找吴主任扎针治疗!”王先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我原来调针的方向是不对的,经过现场体验学习,一下子就明白了。我会继续运用颊针疗法惠及更多百姓。”平阴县东阿镇中心卫生院医生史正鹏说。

“颊针特别适合在基层推广应用。”吴波介绍,颊针属于微针系统,不需要太大的场地,一把椅子或者一张床就可以实施,基层接受度非常高。

近视是目前全球发病率最高的屈光不正眼病,严重影响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在山东高密市中医院,山东省中医院小儿推拿中心于娟正用“四明穴”“以手代术”推拿法为患儿治疗并进行临床带教。现场,于娟详细介绍、细致演练治疗手法和穴位知识。学员们学习热情高涨,积极请教在临床诊治中的问题。“在家门口就能学到特色诊疗技术,希望能用新技术帮助到更多的近视患儿。”高密市中医院张坤说。

专家团队下沉基层推广中医药特色疗法,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优质中医药服务,让更多群众爱中医、信中医、用中医。

传承为桥:让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在基层薪火相传

“扁鹊脉学诊法”是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教授齐向华继承与发展了“扁鹊脉学诊法”,并创立了“系统辨证脉学”。其弟子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滕晶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化与发展,建立“系统辨证脉针疗法”,并获批山东省首批中医药特色疗法。如今,这一特色疗法已推广到山东省泰安市。

在泰安市中医医院,滕晶通过理论讲解和实操指导,将“系统辨证脉针疗法”的精髓传授给了20余名当地基层医师。“滕晶教授的培训开拓了我的临床诊治思路。相对于传统脉诊,系统辨证脉学让初学者可以快速、简洁明了地掌握各类常见脉象,更加精准地进行辨证论治。”在泰安市中医医院参加培训的宁阳县伏山镇卫生院副院长王垒说。

“前期,脉诊团队已在全省乃至全国开展了系列活动。此次中医药特色疗法基层培训推广活动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让脉诊技术在基层薪火相传。”滕晶说。

“马老师,我这样进针患者感觉效果不是太好呢?”“脐灸可不可以用悬灸盒代替面碗呢?”在山东省中医药特色疗法基层包靠推广(济南站)暨马玉侠临床带教活动现场,学员们簇拥着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马玉侠,争相提出问题,冬日的寒冷丝毫不能阻挡学员们求知的热情。

作为第五批全国中医优秀临床人才,马玉侠曾在央视《中国中医药大会》上以在气球上扎芝麻而火爆全网,此次作为脐疗技术的项目负责人落实包靠推广工作。


这场有170余人参加的培训推广活动,以专家授课、病例分享、疑难杂症讨论、现场示范等方式进行。“我提前准备病例发给了马教授,今天她亲自授课、亲自解答,一下子打开了我的视野。”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张磊说。“培训学习让我获益匪浅,一定运用好特色疗法为社区百姓保驾护航。”济南市章丘区明水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张璐深有感触。

“基层包靠推广可以让更多的临床大夫掌握脐疗技术,还可以在推广过程中发掘人才,结合大学的科研带动,更好地提高疗效。”马玉侠说。

这样的技术传承,也在山东青岛、淄博、潍坊等地上演。据了解,2024年6月,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在济南、青岛、淄博、潍坊、济宁等9市的市、县、乡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中遴选出200名师资骨干进行培训,目前,首批师资骨干中97%的学员能熟练使用所学的中医药特色疗法,学员日门诊量提高19.3%。

惠民为本:技术落地群众健康有保障

中医药特色疗法的推广,最终落脚于惠民实效。

作为“应激性损伤靶点针推疗法”“六经定位脉诊诊疗体系”“扶阳针”和“调气针”项目负责人,2024年5月以来,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医基础研究所(针灸研究所)所长孙付军一直奔走于中医药特色疗法基层培训推广一线。近日,孙付军传承工作室在济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揭牌,传承工作室成立之际,孙付军为济宁市任城区200多名医护人员进行了现场授课,并前往安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带教。

带教现场,众多患者闻讯而来,患者王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她曾慕名去济南找孙付军治疗,感觉效果很好,这次特地赶来复查。“去省城找专家看病路途远,挂号还很紧张,现在好了,在家门口就可以让知名专家诊治。”王女士说。

“学习新技术、新疗法,开拓了我们临床诊治思路,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临床上的病例。”济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刘慧青说,“作为师资骨干,我们有责任将中医药特色疗法学好、用精,更好地服务基层百姓。”

在菏泽市,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杨佃会在当地推广“齐鲁逍遥派疏肝调神针法”。该针法适用于偏头痛、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失眠、抑郁症、功能性胃肠道功能紊乱等疾病,疗效显著、适应证广。

“面对面、手把手的教学使临床医生更好地掌握了特色针灸治疗方法。我们将做好推广,使其在菏泽落地开花,惠及更多群众。”菏泽市中医医院副院长邓海霞表示。

“中医药特色疗法基层培训包靠推广,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杨佃会表示,省里选取的20种中医药特色疗法,学员学习后即可应用,充分体现了中医药“简便效廉”的优势,“通过前期师资骨干集中培训,加上专家包靠,这种上下联动的模式有效推动了中医药特色疗法深入基层,让更多老百姓享受到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如今,已有近30万人次的基层群众受惠于中医药特色疗法基层培训推广活动。星星之火在齐鲁大地渐成燎原之势,齐鲁中医药品牌越擦越亮。

将本文分享给好友:
版权所有:中国中药协会中医药适宜技术专业委员会 京ICP备09082799号

微信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号